彼得潘症候群

指即使年紀不小,但行為與個性都還表現得像孩子一樣。

長期觀察台灣社會變遷的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也憂心,

目前台灣社會有「幼稚化」的傾向,

在面對失敗時,常會怪罪他人,或自我逃避或自我苛責,拒絕成長。

而中國人的「面子」問題,也讓台灣人在養成教育中,有低自尊傾向,

不能容忍失敗,不敢勇於任事,或推諉塞責。

微軟執行副總裁邁克爾說:

「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習某些東西、主動適應的人才。」

在錄用過程當中,總會問應徵者:

「你遇到過最大的失敗是什麼?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?」

失敗,是為了找到成功。

從錯誤中學習。

一、打開情緒死結

  1.負面情緒

  2.逃避心理

  3.以自傲掩飾自卑

  4.無法靜下心

二、先找問題點,而不是先找答案

  「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在哪,怎麼會有對的答案?」

  「最大的敵人通常都是成見」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說。

三、訓練自己擁有改變的能力

人生就像珠寶盒,失敗則是增添價值的珍珠,

年少時,不要怕失敗,從中找出罩門,自我磨練,

是台灣「ME(迷)」世代該放膽嘗試的另類投資。

懂得向失敗學習,失敗對你而言,就不會再只是一顆會刮傷人的沙粒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989期商週P114

 

 


研究發現,該症候群的肇因與家長的管教方式有密切關聯。童年時受到溺愛或過度保護的孩子,始終擺脫不了父母庇護的心態,長大後仍無法獨立自主,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,一遇到困難便會採退化的防衛機轉來因應,變成如小孩般依賴,藉以免去承擔責任。故在臨床處置時,家屬也會被要求共同參與心理治療。

隨著少子化的來臨,現代家長對子女的呵護與期待更甚以往,無怪乎會有「直升機父母(像直升機隨時在孩子上空盤旋,看著孩子的一舉一動)」的現象出現,過度的關心與控制,反而使他們養成賴家性格,永遠都長不大,時間久了就像童話中的小飛俠,在現實社會中難以適應。

有鑑於此,隨著子女年齡增長,父母應逐漸減少介入,鼓勵其學習獨立與自我負責,並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個人選擇,懂得適時放手,才是最有力的幫助。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OEL Catherine 的頭像
    NOEL Catherine

    NOEL Catherine的部落格

    NOEL Cather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